课堂教学是高校实施教学的主渠道。针对我校教学工作“三新”实际(学校是新本科,开设课程为新课程、教师主体为新教师)和学校内涵建设的要求,教师发展中心(筹)决定对我校3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分期分批开展课堂教学能力培训,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不断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
本学期,首先对今年新入职的33名青年专任教师举办首届课堂教学能力培训培训班,开展为期一年的培训。
一、培训目标
通过一年的培训,使中青年教师了解课堂教学的环节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基本掌握课堂教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提升课堂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培训内容及形式
培训为期一年。第一个学期,中青年教师以集中培训和研讨为主。第二学期,以中青年教师进行讲课实践,导师跟踪指导为主。
(一)第一学期
培训采取“做学合一”的能力培养方式,通过灵活多样的各种教学形式,开展集中培训,形式和内容包括有:(培训计划见附件)
1.中青年教师集中听取专家关于课堂教学的讲座;
2.中青年教师听取讲座后结合本人课程教学实践,分小组和专家共同讨论、交流课堂教学方法;
3.结合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开展写教案、设计教学案例等实践活动,并通过优秀教案、案例评选和点评,相互学习交流。
4.通过中青年教师之间相互微课观摩,听取名师教学公开课,并进行评课,锻炼、培养中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二)第二学期
1.教师根据第一学期的培训要求,撰写教案、上课;
2.每位教师上课的同时,最少听取其它老教师的10次课,并写出评课笔记;
3.二级学院联系教指委专家对接学院培训教师跟踪指导。
三、考核评价
考核从以下4个方面综合考虑:
(一)根据出勤情况、听讲座以及参与研讨等各个培训环节的表现,给出第一学期集中培训的考核成绩;
(二)学院对接专家对教师的教案判定审查,考评教案设计质量,给出教案撰写成绩;
(三)学院、系或教研室与学校教指委专家对接,对培训教师跟踪听课,作出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四)培训期间,发表一篇与课堂教学相关论文。
四、建立教师业务档案
培训结束后,教师提交《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训手册》,包括工作计划、培训过程与记录,心得与总结,听课、评课记录,撰写的案例,随堂教学观摩记录表、专家指导教学记录及培训考核成绩等。《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训手册》将作为教师发展的重要资料装入教师业务档案。
培训成绩,将作为聘任教师和教师评职评优的重要依据。对培训成绩显著的青年教师,学校将重点培养使他们成长为骨干教师。对培训不认真、课堂教学效果差的青年教师,学校将停止其授课工作,限期提高,或调离教学工作岗位。
五、建立在线交流平台
为打破教师交流受时间、距离的限制,建立“师资培训”QQ群或微信群,随时探讨教研话题,提出自己目前的难题、问题,在线专家也能够随时出来“指点迷津”,或讲自身感受经历、或给建议、或提疑惑,在相互交流中,随时解决问题。
建立教师发展中心专题网站,将培训进展、教案、条例等内容发布在网站上,和全校教师交流。
附件: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2015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