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书育人楷模——文化传媒学院 靳惠茹

时间:2023-01-14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阅读0

靳惠茹,女,汉族,1990年11月生,中共党员,文化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师。她从教6年,积极贯彻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创新课程思政,春风化雨立德树人;教学中分层制定目标,精准施教,以“理实并重、内外兼修、技艺审美”的理念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关心学生全面发展,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担任中国电影剪辑学会短片短视频艺术委员会理事、山西省朗诵艺术协会会员、文化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负责人、播音创作教研室主任、播音创作课程思政研究室负责人。多次指导学生在专业朗诵、演讲比赛中获省级奖项。积极投身课程思政教育,创建播音创作课程思政研究室,所带课程《电视播音主持》立项课程思政示范课。曾获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应用型课程开发云工作坊“优秀学员”、山西省第八届雏菊奖“优秀指导教师”表彰奖励等荣誉。

a7063351782cea859ecacc763b2a28f

一、热爱学生 为人师表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她坚信“没有爱的教育不能称之为教育。”“让每一片绿叶充分享受到阳光,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茁壮成长。”——这一直都是她的育人准则。始终坚持用温暖的心去关爱每个学生,用宽容的心去对待学生的每一个小过失,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

(一)三尺讲台 一颗爱心

在工作中,她特别重视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用实际行动去影响和教育学生。课堂上,发现有同学趴在课桌上,她会走到他跟前,摸摸他的头,善意的提醒他,并关切地询问他的身体状况。发现有同学学习积极性减退了,她会立即找其了解原因,寻找对策。对待班里一些调皮缺课、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她用鼓励和表扬代替了随意的责备和批评,用谈心和交流帮助他们重拾对学习的信心。本学期她带的播音(本)1904、2005班学生的到课率、课上抬头率和学习的热情都有了非常明显的提高。

除了扮演好教师的角色以外,在兼职班主任工作期间,每天她都坚持早到班,迟下班,及时的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生活上有困难就给与帮助,学习上有困难就给与指导。“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由于她的耐心教育和真心付出,渐渐地师生间的距离近了,学生对她的信任度也越来越高。

(二)学生中心 产出导向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所带学生自己创办了《温暖心声》公众号,从五年前的情感电台转变为现在的红色有声读物平台,完成了立德树人的使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省内外的专业比赛,让学生在活动和比赛中树立社会责任意识,进行文化传播,在实践中提升表达能力,传播红色精神。

2022年7月指导学生创业计划项目《“简茧”智能摘茧机——智能养蚕生态链的先行者》获第十三届“挑战杯”山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指导学生作品《我是一艘船》参加第七届“曹灿杯”朗诵比赛获一等奖;指导学生作品《军魂》参加第三届“丝路”朗诵大赛获一等奖;指导学生作品《走向属于您的明天》在山西省第八届雏菊奖大学生艺术大赛中获一等奖。

二、注重学习 勤奋钻研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和教学水平,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要求,她不错过任何一个可以提升自身业务素质的机会,积极参加各种政治学习和教育活动。2021-2022学年,她累积获得600个培训学时,同时还积极参加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向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学习。

她深知教师从师之日,正是重新学习之时,学海无涯,业务研究更无限,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时期,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都会从教师的角色文化中折射出来。她认为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是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

(一)思维外化 学术研究

发表省级以上学术论文论文6篇。参与课题《应用型专业隐性育人功能发挥的路径研究——以《视听语言》课程为例》,参与《播音创作基础》一流课程建设,负责《电视播音主持》一流课程建设,《电视播音主持》课程思政示范课主讲教师。

(二)学高为师 锐意进取

每年她都自费购买许多教育教学的期刊杂志。读书是她经常必做的功课。一则则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给她提供了优秀的教育资源,让她把课堂经营得风生水起。

同时,她还坚持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探索课堂教学新途径。2022年2月,参加了全国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主办的第四期应用型课程开发工作坊的培训,在结业论坛上作为说课教师代表,与全国40多位讲师团老师,116名来自全国各高校的学员、以及在线的3100多名其他院校的老师,分享成果、学习经验,切磋方法。分享了《电视播音主持》的课程开发,从课程四要素角度出发做成果展示与分享,从教育标准、职业大典、社会需求和办学特色四个方面梳理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依据,优化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课程开发四要素视角以三级矩阵为手段贯彻了成果导向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她认为,凡课程教学有效,必促进学习改变。在教学过程中尝试用小步伐、高频率、快反馈的教学新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做到精讲与多练相结合,独学与互动相结合。经过教学改革,班上的许多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教学成果显著。

(三)以赛促教 自我超越

她积极参加省内外的技能竞赛和进修培训活动,在提高自己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政治素养。

2019年10月获山西省第八届雏菊奖“优秀指导教师”表彰奖励;2021年1月获山西应用科技学院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2021年5月荣获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建校三十周年百名骨干教师称号;2021年7月获第七届“曹灿杯”优秀指导教师奖;2021年10月获第三届“丝路”朗诵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中国梦”第十届全国文化艺术展演活动山西赛指导教师奖。

在教学中,她持之以恒地主动探究教学创新,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混成的教学法,用任务驱动、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反复研读《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创新课程思政,2021年12月主讲课程《播音创做基础》参加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她以严谨的态度、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比赛之中,厘清课程设计思路,理顺课程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课程内容有效融入思政元素,把围绕学生、服务学生、关爱学生融入教学过程,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什么样的人等思政内容融入到教学中,最终在比赛中获一等奖。

三、身体力行 恪尽职守

无论是对待教研室主任工作,还是日常教学工作,都能做到“做在前,提前看,向前看”。她深知只有审视课程变革的底层逻辑、思考范式和方法论,基于实践逐渐形成自己稳定而坚实的课程观、教学观,让方法与努力并驾齐驱,才能够不随风飘移,陷入内卷化的忙碌。

作为教研室主任,她勤于实践、做好教学改革的模范带头人,认真组织开展集体备课、公开课及课后评课工作。作为学院青年教师的导师,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把各种教学观摩课和报告会的先进理念在教研活动中做交流学习。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各项比赛活动,组织开展学院“公开示范课”活动,在全校范围内获一致好评。帮助新上岗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工为他们磨课评课,提高教学水平。制定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使工作更有计划性、针对性、时效性,并注意总结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使教研室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序运作。

她常说自己肩负着三大任务:第一是提高教研室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每一个教师的专业发展;第二是提高本学科的教学质量;第三是积累教学经验,形成教学特色。在平时的教学和教研活动中严格教学的精细化管理,要求教研室每一位教师都保证自己在工作中有一份完整的教学工作计划、一份贴切的自我成长计划、一份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一堂完美的教学示范课、一篇有实效性的课后教学反思、一篇实用的教学论文,在总结、反思和执行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她始终秉承真情付出,用心教学法的教育理念。

四、钻研教改 锐意进取

她坚持教改、任劳任怨、教书育人,诲人不倦。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坚持出满勤,干满点,从不迟到早退。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课堂上她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注重把深的讲浅、把难的讲易、把易的讲透,把看似平常的问题讲得有意思,富有生命力。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她在课前非常重视备课,在备课中一直要求自己要做到“五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学用语、备板书;课中激情投入,处理好教学的各个环节,使课堂具有吸收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课后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分析成功之处或欠缺所在,制订进一步的改进措施。

五、创新课程思政 如盐入水

她积极投身课程思政教育,创建播音创作课程思政研究室,所带课程《电视播音主持》成功立项课程思政示范课。2021年12月获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组建《电视播音主持》课程思政团队,建立课程思政资源库,编写《蕴德育人练声手册》,通过公开示范课、教育培训等方式全面提升团队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所带领的教研室课程思政建设团队获选学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带动团队教师群策群力创新教学方式,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通过课程思政案例库的建立和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课程资源建设也初见成效。

由于所带的是艺术类专业学生,所以在课程教学内容及融入方式的总体设计上,根据2020年教育部印发关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提出的48字的职责和使命要求,同时结合播音与主持艺术“内外兼修、技艺审美”的专业特性与课程思政隐形表达的需求,以“五热爱”为主线,“五围绕”为重点,充分发挥课程思政“扶根铸魂”的德育功能,以“内外兼修、技艺审美”为基础,完成立足时代、扎根人民、传承文化、审美素养的艺术类学生思政育人目标。

采用情景教学法,通过把学生带到红色革命基地进行现场教学,将时事热点话题、时代发展元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先进典型等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默默地汲取思想政治素养,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

六、言传身教 于常于行

她深知“教师的样子才是对学生最好的驱动”,是对学生学习终身的驱动,同时示范也是最好的课程思政元素的贯穿,为了加强朗诵的示范性,她坚持和学生一起出早功,参与每日练声打卡活动,就《乡愁》稿件的播读在课下就反复练习了一月之久,目的就是先通过自己的体会和感悟落实于课内示范中,用情感渗透的方式将课程思政的元素润物无声的贯穿到教学内容中,真正的奉行“课比天大,干良心活”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