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 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心得体会——美术学院古京磊

时间:2022-04-21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阅读0

近期太原疫情形势一天一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成为高校教师还不到一年,线下授课经验还不够熟练时,在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就变成了线上教学的授课模式。新时代、新要求、新常态,疫情冲击了政治经济,也冲击了文化,尤其教师课堂教育转变成线上直播教学,失去了面对面最及时的反馈,作为新老师心中比较慌乱,面对冰冷的电子设备、陌生的学生究竟该以何种方式掌控课堂教学才能让人才培养更为有效,成为了很多新老师值得深思的问题。415日上午,来自北京林业大学的骆有庆教授,一定程度上,通过线上培训,为教师们吃下一颗定心丸。

骆教授开篇的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就是克制自己去纠正别人的欲望。这就告诉各位老师,虽然我们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但是教育不是去纠正别人,而是怀着谦虚之心用爱和营养感染别人。新时代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正如习近平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499日)提到的,要做“四有”好老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拥有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等基本素质。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中国教育面临三个新常态即: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互联网+教育”。这就意味着线上教学不是不得已而为之,而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常态措施。要学会发挥“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的倍增优势,教学模式要革新、教师和学生行为要重塑、教学内容要重构,知识载体要创新,学情监测手段要升级、教学组织与管理要变革。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更加促进教学相长,将成为学校课程教学的主流模式。

高校教师要明确线上教学带来的大转变,教学模式革新,教师讲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师生共同构建知识为主;传统课堂里教师是知识传授者、课堂管理者,学生是接受者,教学形式是课堂讲解+课后作业,课堂内容用知识讲解传授,技术应用是内容展示。转变到线上混合式教学后,教师是学习引导者、促进者,学生是参与者,教学形式有了线上资源+线下活动+过程评估,课堂内容结合了知识讲解和问题研究,技术应用方面,自主学习、交流反思、协作讨论工具成为主流。

大学教师是高度专门化的职业,培养的是准职业人员,更需具备过硬的教学能力与技能,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换往往就在“华丽转身”一瞬间;因此,教学能力的提升或教学基本功的修炼不能只靠自我摸索,更不能以牺牲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代价。事倍功半(自我摸索)与事半功倍(系统培训)要兼备。教学能力是高校教师养家之技、立教之基,更是立业之本;提升教学实效的倍增器,也是高校软实力的体现。

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教学能力提升与发展现状。教师层面,教学应用能力不足,教学设计能力缺乏,教学反思与评价能力不足,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无止境;学校层面,高校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举措实效性不强,缺乏成体系的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支撑激励教学的政策体系需进一步完善。这就需要四位一体:创新教学能力“器、术、法、道”四位一体协同提升模式。从器(Tools)——教学环境、平台、工具;教学思想、理论、理念——(Rules)道;(Methods)教学技能、技巧;法(Rules)教学规律、方法四个角度来应对教学能力提升与发展现状问题。如“赛练融合、全员覆盖”,多措并举打造青教赛新模式等提升路径。

专业知识是红花教学能力是绿叶教学理念和人文素养是内功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是外功红绿相映、内外兼修,方成大家!

课件应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学会优化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犹如京剧脸谱勾画》丰富表现力生动展现,调动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兴趣对抽象、无形事物进行生动、直观的模拟表现对复杂过程进行简化再现等,体现良好交互性——更好地体现因材施教具有共享性——借助网络技术

一团队,多平台,常态化建设教师学习共同体“分类评价,重点倾斜”,强化教学激励导向。

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最终还是离不开教师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愿更多的教师,可以借助线上培训,在线上教学方面探索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广阔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