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建鑫,女,汉族,1985年12月生,中共党员,山西应用科技学院。从教7年来,凭着对教育事业的强烈职责感,本着“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夯实基础知识与提升文学素养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收获,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曾在2016、2018年带队参加“山西省人文知识竞赛”;2018年教学课件评比获二等奖;2020年荣获第七届“心系科院·爱岗敬业”演讲比赛优秀奖;多次在教师教学考核中评为优秀;获校级“骨干教师”、“课改先锋”、“教学改革优秀教师”、“优秀教师”称号,获校级教师培训的“优秀学员”;获第二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是省级一流课程(培育)的主讲教师。
一、围绕“学生成长”开展教学
七年来,我一向坚持着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以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事业心投入到教学中,主要承担了《大学语文》、《古代汉语》、《应用文写作》、《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严谨治学,精益求精,教学有方,教学效果优异,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
作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师,我十分注重自身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大学语文》既是一门公共基础理论性课,又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课堂上为了构建知识体系、突出重点和难点、总结规律,采用“线上+线下”、“对分课堂”、“驱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将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中,注重教学内容与人文素养、专业需求紧密联系,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精心设计教学各个环节,例如:在讲解诗歌时,让美术学院视觉和数媒专业的学生对经典诗句进行白描式画图,即把诗歌的意境融入绘画来表达,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程度,从而达到“画中有诗”的效果;让学习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学生对经典诗句进行诵读,即把诗歌的情感依托声音来彰显,调动学生对诗句的情感体验,凸显诗歌抑扬顿挫的韵律美;让学习编导专业的学生对经典诗句进行续写,即把诗歌的内容采用续写的方式呈现,锻炼学生对诗句创造性改编,领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妙处。在授课环节中,让学生用已具备的专业技能来深入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学生通过个性化阅读与小组合作探究的训练,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实现“生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建立了大学语文学习通网络平台,创建丰富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建立知识体系观,拓宽了学生的知识层面,提高了教学质量,并推动应用型高校“以德润身,以文化人”的《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
二、重视“科研成果”促进教学
在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不遗余力地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及科研工作,参与省级一流培育课程1项,是一流课程的主讲教师;主持、参与省级教改课题2项,主持校级课题2项;《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示范课负责人,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余篇。
我在科研工作中注重科研促进教学。为了提高各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思辨能力等),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教师精讲-独学内化-合作讨论-师生对话”四环节进行课堂设计,在精讲之后给学生更多留白,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进行知识的内化。试图从“启动自主,先白后美”这一目标理念出发,关注学生的成长规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愉快地阅读思考,加强了学生的自学意识,变被动接收到主动内化,形成知识的记忆独立化。学生在内化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困惑需要解决,这时候教师以5人为学习小组在课堂上开展生生讨论,引导学生在互助中提炼“亮考帮”掌握了知识,懂得了合作才会共赢的道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育人育才”协同教学
除了在教学上深受学生欢迎,我还非常注重教书育人。本学期课程量少,我会利用线上或课后一切机会与学生交流,关心和帮助学生,本学期除了《大学语文》课程的授课任务,还有《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重修的学生,有些学生不喜欢学习,前期有几次没有上课,我会主动联系学生,面对面交心,对厌学的学生以极大的耐心说服教育,使学生重新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充满自信地完成本课程的学习。
我始终以鼓励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树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即使遇到挫折也要像李白、陶渊明、苏轼等文学家一样具有韧性,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这对学生今后学习、找工作具有较大的影响。鼓励学生积极撰写论文发表在校报上,尽一切可能为学生提供帮助,培养其写作能力。
在今后的历程中,我将继续用执着和热爱续写人生的新追求,用拼搏和实干获取事业的新辉煌。因为,做一名优秀教师,是我人生的目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始终无怨无悔。